“绿色+共富”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湖州擦亮绿色金融“金名片”
2023/11/20 22:45:00 编辑:张秀青 点击量:13738

浙江省是全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早在2004年便开始探索实践生态补偿机制。近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特色化绿色金融、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等措施健全市场化多元化补偿体系,以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创新特色化绿色金融是助推浙江省生态保护补偿的一大亮点。

image.png

       “落日余晖,微风拂面,水面波光粼粼,安静享受时间流逝。让我们忘记所有烦恼,在碧蓝湖水边,体验松弛人生。”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处“野生”景点——“深蓝计划X”火速出圈,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而它的前身,是一座关停多年的废弃矿坑。

  去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废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向下挖了108米,成为了安吉地表最深的地方。2022年,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带领大学生团队与红庙村合作,利用废弃矿山改造成景点“深蓝计划”,从开业至今,就已经吸引了60万人次到访,点燃了乡村流量经济的新引擎。

image.png

  “在安吉农商银行绿色金融的助力下,我们启动了‘深蓝计划’。用了18天时间,将废旧用房改造成咖啡馆,建成观景平台、网红墙、露营地等多个打卡景点。”今年正月初三,单日出杯量3022杯,五一单日出杯量5120杯,102号,单日出杯量7132杯。“我们把大自然的宝贵资源转变成流量密码、共富密码,为村里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村集体年收入从30万元增加到152万元。”说起这组数据,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满面笑容。

  “我行参照EOD开发模式,围绕该项目创新‘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配套推出生态修复贷,累计向红庙村经济合作社和‘深蓝计划’项目授信1200万元。”安吉农商银行溪龙绿色支行行长黄伟告诉记者,在安吉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红庙村创建了共享食堂、人才公寓、艺术中心、交流中心产业链,形成人才社区,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带动周边就业,最终形成经济生态圈。“深蓝计划”模式在不断复制,目前安吉农商银行已助力13处废弃矿坑、废旧厂房修复整治,累计投放“生态修复贷”39笔,金额超5000万元。“我们既要把薄壁残垣恢复成绿水青山,更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化生态‘疤痕’为绿色‘聚宝盆’”。

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光伏电费收费权可以成为融资质押物,这样的改建有效解决了涉农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难题。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羊光互补”强村产业科技共富项目是绿色普惠的典型案例。“羊光互补”共富基地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总投资5273万元,用地288亩,新建羊舍、配套用房等11000平方米,计划湖羊存栏规模1万头。

  “‘羊光互补’项目通过打造现代化养殖场,做大做强本地湖羊产业,同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利用养殖场及周边企业屋顶布置光伏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将剩余电量并入本地电网,形成‘羊阳结合、光畜互补、上光下羊’的新型产业模式,实现“一地两用”,做到了绿色生态。”湖州南浔善链镇强村公司董事长王志新向记者介绍。  

  “羊光互补”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得到农发行的大力支持,获得农发行中期贷款4000万元,贷款期限12年(含宽限期2年),贷款利率执行5年期以上LPR20个基点,该项目贷款资金还获得人民银行碳减排专项资金支持。

  “‘羊光互补’项目通过‘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政策性银行’多方合作,可带动当地15个行政村每年增收约50万元,同时向农户提供股份分红、土地流转收入及就业岗位,带动农户每年增收约3000元。”王志新自豪地表示,项目通过向低收入群体流转农业设施用地,可精准惠及15个村集体和62户、105位低收入农民,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农村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湖州样本。

image.png

  “呜呜呜”——伴着清脆的汽笛声,“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满载着游客缓缓开动。窄窄的铁轨伸向远方,深深浅浅的绿,在阳光下更加诗意和耀眼。小火车从中穿行而过,串起了沿途18个特色家庭农场和露营地。

  20多年前,鲁家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不仅没有发展的资源,连环境也是一塌糊涂。1990年,村里流行一段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整个鲁家没有一个垃圾箱,垃圾在河边、路边、田边,我们的饮用水有很多被污染了。” 鲁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裘丽琴告诉记者。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鲁家村响应政策,提出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理念,在全村范围内建设18家差异化农场,并获得安吉农商行1000万元的信贷支持,发展乡村旅游,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让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1.4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13万元;村集体资产从2011年的不足3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9亿元。

   2008年到2019年,鲁家村用了10年时间实现了从贫穷小山村到全国美丽乡村的蜕变,2019年到现在,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真正把两山理论落到了实处。未来,我们还将成立鲁家集团,成为上市的村级单位,包括18个农场,把资源盘活。”鲁家村第一书记安吉乡土旅游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潇对安吉农商行的金融支持表示感谢,安吉农商行累计授信8100万,自20226月,对村里十多个项目鼎力支持。

湖州是全国首个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城市,自2017年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来,围绕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全面推进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研制、全面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积极参与绿色金融研究与合作交流,绿色金融成为湖州最亮丽的金名片。近年来,湖州以“绿色低碳共富”为目标,进行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之路的探索。

  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正江表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形成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鲜明湖州发展模式, 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湖州样本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分享
浙ICP备05052141号-13 浙江之声频道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