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区迎来“撤市建区”五周年,喜看身边新变化
2019/12/12 20:07:46 编辑:王娜 点击量:13731

浙江之声12月12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李潇鹏 沈迪杰 凌芳芳杭州富阳区今天举行“美好生活加速度”——杭州市富阳区庆祝撤市建区5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庆祝活动将持续至2020年2月中下旬。

 撤市建区这5年117.png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复富阳撤市建区。次年2月15日,富阳撤市建区正式授牌,成为杭州第九区,开启了融入杭州城区的新征程。5年来,70余万富阳人民努力加快融杭发展,拥抱富春江、拥抱大都市、拥抱新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撤市建区这5年235.png

2016年2月19日杭富城际铁路举行项目开工仪式

2017年5月秦望区块有机更新指挥部成立一场城市有机更新硬仗就此起航

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开通富阳告别无铁路时代

2019年8月28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挂牌

在撤市建区后富阳打开了全新的城市发展视野富阳人民开始感受到美好生活加速度……

启动仪式现场,开展“市民看看团”活动,邀请市民、乡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市民看看团”,以亲身赴实地的方式,感受撤市建区5年来,富阳在高新产业、重大工程、美丽乡村、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大成就。

 撤市建区这5年497.png

富春湾新城破茧成蝶  融杭发展再出发

坐落在杭州“拥江发展”的版图之上杭州富春湾新城位于富春江南岸,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它面积53.3平方公里;托管区范围为一街两镇直管区外区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虽坐拥如画山水,富阳也曾因造纸、开矿等一度成为浙江低小散、污染大的代表。

两年多来,这里已完成搬迁农居4183户,拆除企业620家,腾退造纸企业70家,削减产能492.5万吨,收储2家热电企业和2家污水企业,腾出空间近15000亩,完成收储土地12000亩,同时推进土地全域整治工作,建设用地连片集聚,为高水平规划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据了解,未来的富春湾新城将集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品质居住为一体,点亮富阳城市“门户眼”。在新城中心,城市中心湿地公园、特色小镇、多所公立小学、幼儿园将被如数建设,目前,新城已成功引入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保障居民就近就医的服务需求。

 撤市建区这5年885.png

“人生档案”在“云”上   富阳推行“人生一件事”改革

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证明材料一箩筐等问题让办事群众头疼不已。对此,富阳区出了“妙招”。2019年,富阳区推行“人生一件事”改革项目,打响 “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坚战的“又一枪”。

近一年来,富阳区在“单一事项”向“一件事”梳理基础上,全力推进“一件事”向“全生命周期”转变,对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办证事项进行梳理,将公民个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每个阶段整合为一件事,通过事项梳理、一表通用、流程再造、一站办结、信息共享、一网通办。这意味着,公民的个人档案上传至“云端”后,出生、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置业、救助、就医、退休养老、殡葬9个阶段均可通过“一站式服务”办理各种事项,让群众摆脱漫漫办“证”路。

富阳区在省里24个“一件事”基础上,结合实际,再次梳理事项,新增“收养、刷脸就医、人才就业、养犬”4个“一件事”。28个“一件事”均分阶段明确“一件事”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共涉及全区36个部门、168个联办事项。目前,28个“一件事”已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富阳区“人生一件事”改革,覆盖全区近70万群众,年均直接受益达19万余人,年均减少群众跑腿89.6万余次,年均精减材料393.72万余份,人均缩短办理周期累计367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撤市建区这5年1352.png

 

乡村振兴正当时  谱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还黄公望先生笔下富春山水以本来面目”的目标下,富阳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精准落地,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作落实,探索着守好绿水青山、再现美丽“乡愁”的“富阳路径”。

富阳区场口镇西部的东梓关村沿富春江水岸呈带状分布,北临富春江,南依小山群,村内池塘遍布,水系贯通,极富灵气。村内居住有农户635户,人口1870人。

东梓关村从2014年开启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美丽乡村精品村为载体的乡村振兴之路以来,基础配套、环境提升、文化挖掘、产业培育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村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6年4月,东梓关村因“杭派民居”示范村项目被网民评为“最美回迁房”,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浙乡浙村2017年度“美丽宜居 浙江样板”双百村、杭州浙西“十佳”旅游风情乡村(镇)等荣誉称号、2018年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整治样板村等

 撤市建区这5年1763.png

 

 

 

 

 

 

 

 

 

分享
浙ICP备05052141号-13 浙江之声频道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